丗简豞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三章 镖局(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万修齐是个不错的宰相,至少是在关注民生上面,他无愧于心。有他来辅佐皇帝赵桓,朱玉平是放心的。

只是谁都想不到,这个败家子竟然捞走了这么多钱。就连豆花儿也只是知道,国舅府下面有一个地窖。

这个地窖,从朱玉平执掌火器监之前就在开挖了。没有人知道这个国舅府下面的地窖有多大,只知道从未间断的开挖,而且地窖内用的都是巨石砌建,为的就是防止盗贼。

朝廷查抄国舅府的时候,也曾下过地窖调查。只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地窖内,不过是一些酒水之类的东西。

只有朱玉平知道,其实这不过是表面掩人耳目。地窖的暗格内藏有机括,扳动机括的时候地窖的内部才会打开。

地窖在白天开挖,夜晚一车车的泥土会被偷偷运出城去。城内口的守卒,包括巡夜的皇城司逻卒,这许多年都没少收小国舅的恩惠。反正国舅府运出去的,只是一些普通的泥土,是以这些人也不会担什么风险。

就这样地窖越挖越大,里面储藏的财富,足以震惊天下。

而今,朱玉平要把这些财富运去幽州,这倒是成了个问题。好在城北用来运输石炭的马车有的是,现如今正好是派上了用场。

灭掉了金国的效果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大量的马匹可以运回关内。这使得大宋不再缺马,有了马匹运输能力就会大大增强。

尤其是城北的石炭矿,更是需要大量的马匹来运输。

如今朝政稳定,朱玉平也很是放心。他开始搬家,这个需要走镖。

朱玉平问身边的张云鹏和令狐云龙:“京城,最著名的镖队是哪一家?”

镖师最早始于北宋年间,随着商业的发展、财物流通的日益增多,保护流动、流通中的人员、财物安全的保镖行业应运而生。

至明清时期,镖师行业发展至鼎盛,成为当时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令狐云龙和张云鹏互相对望一眼:“镖队,最出名的当属龙门镖局还有镇远镖局两家了。”

朱玉平点了点头:“好,你去找他们来谈谈。走一趟镖,赏银八百两。”

令狐云龙和张云鹏问:“小国舅,大概要走几趟。”

他二人行走江湖,对于江湖上的事如数家珍。毕竟北宋时期才是镖局刚刚兴起之时。镖局,还是有许多江湖人士不买他们的账。

直到后来,镖局才逐渐在江湖中打出名声。渐渐地,江湖中人也开始买镖局的账。

令狐云龙和张云鹏知道小国舅家财万贯,具体多少钱他们也不知道。只知道,就凭京城最大的两家镖局,想把他的家产运去幽州。最少也得来往好几趟。

谁知,朱玉平跟他们说道:“三两年时间吧,大概。”

令狐云龙和张云鹏吓了一大跳,两三年时间的走镖。这、这小国舅到底有多少钱,就算是皇帝的国库,也用不了这么久。

朱玉平却不给他二人解释的机会:“好了,你去把这两家镖局的话事人给我叫过来。”

令狐云龙和张云鹏二人一起施礼,退了下去。

没多久,这龙门镖局和镇远镖局的两个总镖头,一起来到了国舅府。他们都知道国舅府是个大客户,哪怕走上一两趟镖,就够镖局几年开支的了。

二人来到国舅府,让朱玉平意外的是,两个总镖头的年纪竟然并不大。他以为,能够做到总镖头位置上的人,定然年纪不小了。

只是二人,一个三十出头的年纪,一个二十八九。不过,这二人沉稳干练,有着和其年纪极不相符的成熟。

令狐云龙和张云鹏二人,慌忙介绍着:“小国舅,此人是龙门镖局总镖头龙远行,这位是镇远镖局刘镇远。”

朱玉平着实吓了一跳:“你们,镖局刚刚开业?”

面皮白净年纪稍大的龙远行,还有相对年轻的刘镇远二人互相对望一眼,二人一了点头:“小国舅明鉴,我二人的镖局,刚成立不到三年。”

朱玉平看着张云鹏和令狐云龙,二人也有些羞赫:“小、小国舅,京城能拿得出手的镖局,就、就当属这两家了。”

这种事,着实是有些无奈的。朱玉平叹了口气:“好吧,二位请坐。”

商业互吹的道理,龙远行和刘镇远二人还是深谙此道的。一坐下来,二人就开始了商业互吹。

“小国舅,这位龙门镖局的龙远行龙总镖头,江湖上人称铁胆神棍,手里两个铁胆还有一根峨眉棍,那是江湖上人人闻风丧胆的。”

龙远行一拱手:“刘总镖头客气了,这位龙总镖头的飞刀,那是百步穿杨例不虚发的。江湖上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朱玉平听得有些不耐烦了,可是除了这两家镖局,放眼整个东京城,还真找不出什么像样的其他镖局了。

“好,你们跟老子说说,这走镖最重要的是什么。”朱玉平突然问。

空气突然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