丗简豞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0章 东厂的发展情况(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第二天的时候,秦桧果然来辞行。

而赵凡则当面跟他说,要派人去南梁回礼。

秦桧表示欢迎。

赵凡笑道:“建业公主怎么样了,朕可是还惦记着和她的婚事呢,丞相大人对此不反对吧?”

“这是陛下和公主的私事,外臣无权反对,就算要反对也是我国皇帝陛下反对,外臣回去之后,当如实禀报。”

“哈哈,那好,既然如此,丞相就请回吧,一路顺风。”

秦桧又客气了一下,而后转身走了。

秦桧心想,楚国这个小皇帝不简单。

绝非传说中那样。

不过,楚国从上到下已经烂透了。

只怕他再怎么聪明也没用了。

当然,赵凡从始至终对于和亲的事儿,并没有报任何的希望,这只不过是他让裴矩出使的一个借口罢了。

中午的时候,赵凡在御书房批阅奏章。

御案上码放着小山一样的竹简。

而且各种奏报,还在雪片一样的飞来。

根本看不过来。

以前,这些事情都是大丞相府处理的,丞相府有很多的开府属官,他们会帮助杨坚批阅,挑重点上报。

可现在赵凡省略了丞相府这个步骤,把所有大权集中在自己手中,六部三法司,九寺五监,所有的文书,全都直接由通政司上呈御览。

还有走绿色通道的战报,直达大内,连通政司都省略掉。

刚开始的时候,太监们胡乱的摆放,一会儿功夫御书房已经摆满了。

插脚的地方都没有。

赵凡虽然是穿越者,见识超过古代人,但也仍然是人不是神仙,他干不了这么多的工作。

所以,就让赵高和刘瑾帮他看。

重要的战报,三百里以上加急,各地督抚的奏折,以及在京三品以上官员的奏折,优先批阅,其余的就先放一放。

但这也是权宜之计,长此下去肯定耽误大事儿。

他必须着手组建内阁。

否则工作都让皇帝一个人干了,还要那些大臣们做什么。

可现在这个时候,赵凡绝对不能认怂,甚至于连软一下,抱怨一声都不能够,还要表现的游刃有余,给大臣们创造一个不败的神话。

唯有如此才能让他们看的起自己。

才能让杨坚等党羽们没有可乘之机。

“陛下,这里有一份奏折,是禁军大统领呈报上来的,他希望在自己下面,设立左右两名偏将,以此来分担禁军的事务,请皇上御览。”

赵高说道。

“陛下,奴才手上这一份是大丞相的奏折,他说昨天大丞相府已经认命了禁军大统领赵匡胤兼任司隶校尉的职务,请皇上用印,大丞相府等着发邸报呢。”

刘瑾说道。

什么?

赵凡仿佛被电了一下。

“拿来。”

赵高和刘瑾赶忙呈递奏折。

赵凡拿过来一看,顿时愣住。

表面上看,这是赵匡胤给自己跑官。

杨坚则是公然违反祖制。

可是杨坚似乎也没有必要以分裂禁军为条件,给赵匡胤开绿灯。

因为昨天的时候,大丞相府仍然有人事任免权。

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难道说,杨坚在防着赵匡胤吗?

司隶校尉这个职位,虽然很重要,但目前并不被赵凡重视。

他连禁军还没摆平呢。

京畿之地,鞭长莫及。

而再往下看,内容就更加精彩了。

赵匡胤在奏折里面,还推荐了两个人选。

分别是秦琼和一个叫郭开的人。

不会吧。

难道是“大秦战神”郭开?

当然这只是个美丽的猜测。

但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事情就太奇妙了。

郭开那个人……

可即便不是那么理想,赵凡还是会批准。

毕竟,他十分乐于见到禁军分裂。

赵凡提起朱笔,在竹简上批注了准奏二字。

“这竹简真不方便,拿着又沉,写字还费劲儿,更糟糕的是占地方,应该尽快发明造纸术才行……”

这个时代的银票都是拿丝绸写的,十分的浪费呀。

“陛下,这里还有三份八百里加急,一份来自于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一份来自于雁门节度使史思明,另外一份来自于陇西节度使洪承畴,应该全都是军报,皇上要不要亲自过目一下?”

赵高紧张说道。

“安禄山,史思明,洪承畴?”

在这之前,赵凡并没有听说过安禄山,史思明,洪承畴的名字,虽然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